课件编号1971701

【金识源】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2《孙权劝学》课件 +教案+学案鲁教版五四制(打包3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959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3份,打包,五四,教版,学案
    《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卿( ) 邪( ) 涉( ) 猎( ) 孰( ) 遂( ) 2、解词。 多务: 治经: 博士: 往事: 若: 见事: 二、理解探究 1、《孙权劝学》选自 ,它是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肃遂辞蒙母。 ③但当涉猎。 ④及鲁肃过寻阳 3、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非复吴下阿蒙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合作释疑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 。 5、本文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人物,还运用了 描写。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7.写出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四、课内精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恐已暮矣。_____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15课《孙权劝学》学案答案 理解探究 1、《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2、①当道,当权 ②于是 ③粗略地阅读④到了……的时候 到 3、①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②古时王侯的自称。③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④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合作释疑 4、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5、对话 侧面。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内精读 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②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拓展迁移 1、①迟、晚 ②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