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21516

2024年贵州省织金县七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3279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贵州省,织金县,七校,联考,中考
    贵州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样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最相近,A项正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顺应自然的主张,与民本无关,排除B项;“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学习的方法,与民本无关,排除C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个人及民族气节,与民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 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引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材料中的“民变”是指(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引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可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184年,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高呼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C项正确;大泽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不是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争夺帝位的战争,不是农民起义,排除B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是统治集团内部叛乱,排除D项。故选C项。 3.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的黔灵山,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因民党将领张学良在黔灵山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1936年发动的事变”( ) A.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 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1936年发动的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党中央派出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排除B项;抗日战争的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排除C项;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4. 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留下了无数的红色传奇和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其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性事件是( ) A. 强渡乌江 B. 四渡赤水 C. 遵义会议 D. 巧渡金沙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正确;强渡乌江是指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的军事行动,为红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