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4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9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与除杂 专题考点 1 物质、离子共存问题 2 常见物质的检验 3 常见物质的鉴别 4 常见物质的除杂 考点一 物质的共存问题 知识梳理 不共存(能反应)离子对 酸H+ H++OH-=H2O 2H++CO32-=H2O+CO2↑ H++HCO3-=H2O+CO2↑ 盐 Ba2++SO42-=BaSO4↓ Ag++Cl-=AgCl↓ Ba2++CO32-=BaCO3↓ Ca2++CO32-=CaCO3↓ 白色不溶于酸 白色能溶于酸 碱OH- 2OH-+Mg2+=Mg(OH)2↓ 2OH-+Cu2+=Cu(OH)2↓ 3OH-+Fe3+=Fe(OH)3↓ 2OH-+Fe2+=Fe(OH)2↓ 3OH-+Al3+=Al(OH)3↓ OH-+NH4+=NH3↑+H2O 知识梳理 白色 蓝色 红褐色 白色 白色 能溶于酸 1.溶液无色:一定不含有色离子:Cu2+(蓝)、Fe2+(浅绿)、Fe3+(黄)、MnO4-(紫) 注意附加隐含条件: 2.酸性溶液/pH<7:存在H+; 碱性溶液/pH>7:存在OH-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SO42-、Cu2+ B.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 C.pH=11溶液中:Zn2+、NH4+、NO3-、Cl- D.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NH4+、SO42-、NO3- B 考点突破 2.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O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O32- C.Ba2+、H+、NO3- D.OH-、K+、Ba2+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2+、SO42-、Cl- B.Ca2+、CO32-、NO3- C.H+、OH-、NO3- D.Na+、K+、SO42- B D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知识梳理 1.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O2 CO2 NH3 水蒸气 CO H2 CH4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通过白色的污水CuSO4粉末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白色粉末变蓝 在玻璃尖嘴处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①生成;将烧杯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②。 ①无水珠;②变浑浊 ①有水珠;②不变浑浊 ①有水珠;②变浑浊 知识梳理 【易错提醒】检验CO2时,不能用燃烧的木条。因为氮气等也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要用澄清的石灰水。 知识梳理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现象 H+ OH- SO42- CO32- ①紫色石蕊试剂或pH试纸 ②活泼金属Zn/Fe 碳酸盐CaCO3 ③不溶性碱Cu(OH)2 ④金属氧化物CuO 试剂变红或pH<7 有气泡产生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①酸碱指示剂/pH试纸 ②含Cu2+/Fe3+的溶液 Ba(NO3)2溶液+稀硝酸 向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颜色变化或pH>7 蓝色/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 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梳理 3.常见物质的鉴别 纯金属及其合金 软水和硬水 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假黄金(铜锌合金) 化肥 ①N、K、P肥 ②铵态肥 NaOH、NH4NO3、NaCl 相互刻画:有划痕为纯金属 肥皂水:泡沫多为软水 灼烧,烧纸味棉花;烧焦羽毛味羊毛;特殊气味合成纤维 ①灼烧:变黑为假 ②稀盐酸:有气泡为假 ①看:白色N、K;灰色P ②溶解:能溶N、K;不溶P ①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②NaOH溶液:有气泡生成 加水:放热、吸热、不变 考点突破 1.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点燃 B 鉴别空气、O2、CO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 鉴别铁丝和铜丝 观察颜色 D 除去硬水中可溶性杂质 蒸馏 A.A B.B C.C D.D A 考点突破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铁粉和炭粉 用磁铁吸引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适量盐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