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27081

2024年春统编七下历史背诵提纲(1--13课)(精要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1280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春,统编,七下,历史,背诵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春统编七下历史背诵提纲(精要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01单元概述】 一、单元目标 1、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 2、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 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 社会危机。 二、单元框架 三、阶段特征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况。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耕继续发展,新出现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出现新的陶器品种唐三彩;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频繁,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思想文化上,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进步。 民族交往上: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往来,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对外交往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02时序构建】 【03核心考点】 知识点0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最大贡献) 3、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二世而亡) 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1、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2、意义和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三.科举制(隋炀帝) 1、创立(隋朝):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2、科举制的积极影响:a.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b.扩大官吏选拔范围;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推动教育发展;e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易错易混】 1、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后又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 2、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杨坚,开通大运河的是隋炀帝杨广;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而非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炀帝而不是隋文帝。 3、大运河开通的直接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根本目的是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4、中国古代的两条经济大动脉:东西走向的是丝绸之路、南北走向的是大运河。 5、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知识点02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原因: ①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视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②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首创于隋朝)和科举制;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科举方面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重视农业,国力不断增强,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整顿吏治,注重文教,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易错易混】 1、历史上一般把政通人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