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27377

2.1.2受精作用学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1917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2,受精,作用,学案
  • cover
2.1.2受精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和相同点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4、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5、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教学难点 1. 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预习新知】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示 染色体行为 减数第 一次分 裂前期 四分体中         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 一次分 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2.意义:导致不同配子      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      。 ———教材二次开发  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试从减数分裂过程角度解释原因。 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与精子      、   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细胞膜融合  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 卵细胞的     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    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     与卵细胞的     相融合     受精卵 3.结果和意义:  请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特性 【易错提示】 1.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  ) 2.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在染色体组成上两两相同。 (  ) 3.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  )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提示:1.× 配子的多样性还与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有关。 2.√ 3.× 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4.√ 【深化探究】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种类的分析(以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为例): (1)不考虑交叉互换: (2)考虑交叉互换: 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 (1)不考虑交叉互换: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个精原细胞 2n种 2种 1个雄性个体 2n种 2n种 1个卵原细胞 2n种 1种 1个雌性个体 2n种 2n种 (2)若考虑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如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产生的配子种类会大于2n种。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异常分析: (1)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2)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未分离):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