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27389

3.3DNA的复制学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275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3DNA,复制,学案
  • cover
3.3 DNA的复制学案 【学习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2)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2)DNA复制的过程。 【预习新知】 对DNA复制的推测 (1)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 (2)假说内容: ①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③特点: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作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2.实验用的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3.实验过程: ① 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中繁殖多代,使DNA双链充分被15N标记 ② 将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 ③ 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 ④ 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4.预期实验结果: ①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被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15N/15N) ②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被15N标记。另一条链含14N的子代双链DNA(15N/14N) ③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含14N的子代双链DNA(14N/15N) 5.实验结果:与预期实验结果相符 6.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发生时期 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3.过程 4.结果 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5.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6.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易错提示】 (1)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都是DNA复制的特点,但半保留复制同时还是DNA复制的方式; (2)不仅DNA的两条母链是反向平行的,新合成的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也是反向平行的。 (1)DNA解旋后的每一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可以作为DNA复制的模板( ) (2)DNA双螺旋全部解开后,再开始进行DNA复制( ) (3)在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破坏的是氢键,不能将DNA分解成脱氧核苷酸( ) 答案:(1)√(2)×(3)√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对DNA复制的推测 1.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这两种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DNA的复制为什么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3.如果将DNA分子的两条链用15N标记,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2次后,含15N的DNA、含14N的DNA、含15N的DNA链、含14N的DNA链各是多少? 易错提醒:(1)该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2)该实验也可以用P、C等元素进行标记。 (3)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取DNA的时间,应以大肠杆菌繁殖一次所用的时间为间隔。 1.对DNA复制的推测 假说 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内容 (1)解旋:DNA复制时,DNA的双螺旋解开,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2)复制:以解开的两条母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的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是半保留复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分析 (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2)实验原理: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分子密度居中。 (3)实验假设: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4)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 ①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②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③轻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