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31343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自主招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1715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自主,招生
    2023-2024年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题。第I卷为选择题,共11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小题。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a-40,Mn-55,Fe-56,Cu-64,Zn-65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排水法收集氧气 D. 给固体加热 2. 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B. 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 ④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 D. ①③两种粒子只能结合成一种化合物 3. 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N两导管口处收集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 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4. 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 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 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5. 目前,我国科学家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和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C6H12O6),为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其中,合成葡萄糖的第一步是先将CO2转化为醋酸(CH3COOH),具体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合成途径对能源的需求较高,天然气属于新能源 B. “新型电催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两种氧化物 D. 该技术有利于实现缓解温室效应 6. 依据20°C时的实验,回答问题。 已知:20°C和40°C时固体溶解度分别为37.2g和45.8g。 序号 ① ② ③ 加入的质量/g 20 35 4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下列关于①~③所得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质量:①<② B. 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 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 D. 将③升温到40°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某同学设计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改进装置,如下图,Y型管的体积为V,开始注射器的内液体刻度在V1,结束时停在V2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快推与慢拉注射器都可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此装置环保、便捷、节约时间,便于读数 ③注射器内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 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性物质 ⑤氧气体积分数为(V1—V2)/V A. 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被蚊虫叮咬后发痒,可在叮咬处涂抹稀碳酸氢钠溶液 B. 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选用75%的酒精有效杀灭病毒 C. 误服氯化钡时除应大量吞食蛋清外,还应加服碳酸钠解毒 D. 尖端技术采用液氮获得低温,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9. 巧用图示表征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0.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转化1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 图二转化1和转化2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图一、图二对比说明,相同的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