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鲁科版物理练习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 A.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小 C.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 D.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解析】解:A、声源振动了,人们也听不到声音;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故B错误; C、因为月球上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故C错误; D、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故D正确。 故选:D。 D 2.人的手臂(甲)每秒上下振动两次;蝙蝠(乙)5Hz的振动;音叉(丙)被小锤敲击后发出频率为256Hz的振动。关于这三个物体( ____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只有乙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C.只有丙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解析】解: (1)一切振动都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人是听不到的; (2)甲:每秒上下振动两次,这是2Hz的次声波,听不到5Hz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丙:256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D正确。 D 3.如图所示,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认为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____ ) A.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C.乙实验右边音叉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 B 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 【解析】解: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这个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振动,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发出声音,故AC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A.闹钟的声音变成了次声波 B.听到声音的音色发生了改变 C.实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一定是闹钟停止了振动 【解析】解;A、闹钟的振动频率不会变化,故A错误; B、玻璃罩内的空气越稀薄,音调,故B错误; C、实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故D错误。 C 5.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____ ) A.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B.大地不能传播声音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解析】解: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当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可以通过大地和空气同时向外传播,所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时可以提前听到从大地传过来的声音。所以选项ABC错误。 故选:D。 D 6.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 ) A.有振动就一定有声波 B.有声波就一定有振动 C.发声体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 D.声波传播的依然是振动 【解析】解:AC、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发声体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就没有声波,C正确; BD、有声波一定有物体振动,故BD正确。 故选:A。 A 7.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____ ) A.声音产生的条件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D.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因此。 故选:A。 A 8.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____ ) A.存在能发声的物体 B.发声的物体在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