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3432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中学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四学案: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日期:2024-05-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214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从何,认识,人的,第一,第六
  • cover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班级 姓名 编号:XA09 【学习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联系实际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实践出真知。 2.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来感悟和体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 【重点难点】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物质性活动。 温馨提示: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思考: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 ②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③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④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⑤小行星撞击地球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课本P43“专家点评”)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温馨提示: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而认识的途径则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思考: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 ①实践的需要 ②认识工具 ③认识能力 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认识本身无法成为检验标准 ②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它 ③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 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温馨提示:认识的根本目的与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区别 认识的根本目的: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原理归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预习自测】 1.实践的含义、特点与基本形式分别是什么?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课堂探究案】 【自主探究】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④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⑤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⑧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为了建设法治国家,维护人民幸福安康 和国家长治久安,党不断进行探索。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党对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