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37266

第1章第2节《声音的特征》课堂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9110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物理,教版,学年,2023-2024,解析
  • cover
第1章第2节《声音的特征》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海上发生风暴、海啸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比风暴、海啸移动的速度快。次声波接收设备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提前接收、处理、预报海上风暴、海啸,避免航海及沿海作业受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②次声波能传递信息 ③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④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A.①②④ B.只有②③ C.①③④ D.只有②④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工人在操作间工作时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在公共场所“高声大叫”是不文明的表现,而在合唱演出时要“放声高歌”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激情,这里的“高声”和“高歌”都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4.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弱,表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B.图乙:演奏古筝时用更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古筝的音调 C.图丙: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D.图丁: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下列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 B.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7.“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8.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二、多选题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10.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无风的情况下,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向外抽气时,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三、填空题 11.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①手臂以每分钟120次上下挥动;②蝙蝠的小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③音叉每秒钟振动256次,其中手臂挥动的频率为 Hz,蝙蝠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耳能听到 (选填前面序号)发出的声音。 1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新买的吉他的发声效果,不断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