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38235

提分专训-专训8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种应用 习题课件(共22张PPT)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78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训,八年级,物理,PPT,22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专训8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种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提分专训 例 典 例 剖 析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如果图中凸透镜的焦距 f=20 cm,则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 离h应该在_____的范围。如 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 应使投影仪_____(填“远离” 或“靠近”)屏幕,并把凸透镜向 _____移动。 20~40 cm 远离 下 解题秘方: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如果图中凸透镜的焦距f=20 cm,则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h应该在20~40 cm的范围内;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需要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凸透镜向下移动。 训练角度 1 常见的光学设备与凸透镜成像规律 分 类 训 练 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 A.小于10 cm     B.等于10 cm C.在10 cm到20 cm之间   D.大于20 cm 【点拨】 【答案】A 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0 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2.【2022·宜昌】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 【点拨】 【答案】B 投影片在地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投影片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其实像在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之外,故B符合题意。 3.【2023·淮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 照相机 减小 4.【2022·朝阳】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爷爷的眼镜片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 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判断,爷爷佩戴的是_____ (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 的焦距是_____ cm。 远视镜 25.0 (2)他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 作的。 缩小 照相机 (3)小明将镜片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墙壁上的像将_____ (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向上移动 5.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训练角度 2 眼睛与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点拨】 【答案】A 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增大眼睛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即要增大晶状体的凸度,使得焦距变短,故A正确。 6.【2023·南昌模拟】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照相机 远 凸 7.【2022·贵阳】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