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共8分) 1.读拼音,写汉字。 (1)zào zhǐ术是由我国chuànɡ zào并传到ōu zhōu和ā lā bó 。 (2)至今,我们xiàn chénɡ的人们还保留着用tú sū泡酒的习俗,听老人说这一习俗dà yuē已有上千年的lì shǐ了。 二、选择题(共10分) 2.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积累(lěi) 栏杆(lán) 都城(dōu) 蔡伦(lún) B.朝鲜(xiǎn) 安济桥(jǐ) 石匠(jiànɡ) 设计(jì) C.携带(xié) 选择(zé) 制作(zhì) 横跨(hénɡ) D.屠苏(tǔ)加 倍(bèi) 灵魂(hún) 创造(chuànɡ) 3.下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录 盛放 经验 青铜器 B.石匠 创举 冲击 赵洲桥 C.作坊 溜达 笼头 张择瑞 D.拦杆 智慧 积累 石拱桥 4.聪聪不小心将传统节日的习俗卡片和对应节日打乱了,请你选出搭配正确的一项(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元宵节 5.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A.知识就是力量,“读万卷书”让自己更专业。 B.“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 C.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D.我们一直都在读书。 6.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B.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 C.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三国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D.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 三、填空题(共21分) 7.比一比,再组词。 且( ) 历( ) 设( ) 异( ) 目( ) 厉( ) 没( ) 导(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①学( )五( ) ②千( )万( ) ③名扬( )( ) ④双龙( )( ) ⑤形( )各( ) ⑥一模( )( ) (1)词语 和 是一组反义词。 (2)形容名声大的词语是 ,我能写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 。 9.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古时候用( )学富五车( )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 2.( )清明上河图(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 )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 3.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如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这些节日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 10.古诗、课文填空。 (1)遥知兄弟登高处, 。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3) ?牧童遥指杏花村。 (4)每逢重阳节,独自出门在外的人最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 , 。” (5)清明时节到了,外面阴雨连绵,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 , ”。 (6)“元日”是指农历的 ,从《元日》的“ , 。”我联想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热闹景象。 四、语言表达(共10分) 11.按要求完成练习。 (1)赵州桥是古代建筑。(扩句) (2)东汉时代的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缩句) (3)在《清明上河图》上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修改病句) (4)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5)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五、信息匹配(共11分) 12.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种鲜(xiān xiǎn)花来自美丽的云南,我们这边鲜(xiān xiǎn)少见到。 (2)马主人及时拽住了马笼(lóng lǒng)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