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47770

【大单元教学】第七章第二节 长江流域(第2课时)课件+新课标教学设计+评价表----初中地理粤教版八下 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77546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八下,教版,地理,初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长江流域(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长江流域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粤人版 八年级下 第七章 认识区域 节次 2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标分解 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了解长江流域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的原因,了解长江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东北地区,从宏观上分析,该内容承接着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进入八年下册的区域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于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河流等)以及人文环境(农业、工业、经济发展)有了相应的基础。东北地区是我们认识区域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三方面内容, 我们就从影响各方面的主导因素入手,分析东北地区主要的区域特征,并分析影响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情分析 本节学习长江流域,从学生的知识储量来看,学生已对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行政区等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流域的概况则相对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培养学生空间叠图的能力,将河流叠加在其他地图上,进而进行区域的了解。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他们对于地理课程兴趣很高,可以了解世界的大河山川及风土人情,因此,大多数同学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积极思考。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达到自主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业目标:1.根据地图知道长江流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2.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状况,理解长江流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 “黄金腰带”。3.认识并找出长江干流沿线的四大城市,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根据地图知道长江流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2.综合思维: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状况,理解长江流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 “黄金腰带”。3.地理实践力:认识并找出长江干流沿线的四大城市,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4.人地协调观:通过长江流域的讲解,总结长江流域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评价任务 重点 1.长江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及其开发利用。2.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难点 长江的开发利用。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这些城市都沿着什么分布? 学生思考并回答:四大城市沿江布局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并进入课堂。 让学生从长江沿岸的城市引出长江流域的特点 讲授新课 明 晰 概 念:干流 支流 水系 流域任务一:优越的自然条件1.位置与范围2.流经的地形区3.流经的行政区4.黄金水道5.水能资源丰富6.矿产资源丰富探究活动一:1.读第42页图7.19,说出长江干支流主要的水电站的名称。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哪一河段?2.读第42页图7.20,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长江为什么被誉为“黄金水道”?3.长江流域除了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之外,你觉得长江还能给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什么?案例分析1:思考: 读图7.25,“说一说三峡水利枢纽的受益区涉及哪些省区?这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任务二:中国的“黄金腰带”1.长江流域的经济探究活动二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