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49440

第17课 《爱莲说》 课件 (共31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6968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爱莲说,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爱 莲 说 表明作者的情感 文章说明的主体 “爱莲说 ”即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 字:茂叔 北宋哲学家 因世居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 谥号:元公 著有《周元公集》 《爱莲说》《太极图说》 身份 为诗人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为官 清正廉明、爱民如子 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虚岁十五岁),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在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明万历中(1587~1598),周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的 多 很 只 从 唐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我 只 却 洗 水波 却 艳丽 (莲的柄) 内部 贯通 名为动,横生枝蔓 名为动,旁生枝节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靠近赏玩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认为 隐居避世 很少 听说 应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泛谈可爱的花有很多 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为烘托,引出爱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不同流合污、不炫耀自己 从体态角度写莲花通达正直,高洁端正 从香气的角度写莲花美名远扬 从风度方面写莲的志洁行廉政、体态端正,让人不敢玩弄 拟人,将莲花人格化,写出莲具有高贵品质,同时也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 作者笔下的这些莲花的特征和人有什么关系呢? 莲 君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攀附权贵 独立高洁 美名远扬 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值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莲的特征———人的品质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 托物言志 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怀,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陶渊明独爱 世人甚爱 菊 牡丹 1.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