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51258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教学课件)(共26张PPT)-【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7843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中国历史,专用,中职,26张,14课
  • cover
(课件网) 敢问路在何方?!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1 材料一:1845年4月23日,敬穆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说:自洋布洋棉入口后,“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0年前后全国平均气温达近三百年来最低点,同时,全国涝灾、雹灾和雪灾比以往100年明显增多…其间广西南宁地区农业失收更为严重,至少有10个坏年景。—《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 晚晴生活窘迫的平民 洋货涌入 大量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民族矛盾) (一)背景 军费、赔款吏治腐败 农民经济负担沉重(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严重 激化各种矛盾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洪秀全的王者之路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科考失败。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一)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根本原因) 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直接原因)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特点:混杂着基督教义、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的宗教组织。能够快速吸引教众。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二)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颁布纲领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1864年 1856年 1856年 1853年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金田起义 全盛时期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纲领 1859年 《资政新篇》 太平军北伐、西征巩固政权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初步建立政权 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我的“王者之梦“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产品: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圣库制度) 分配:“无处不均匀”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反应农民追求社会平均的理想。 绝对平均主义,隅于小农经济。(空想性与落后性) 政治上: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保护私有财产; 思想上:开设新式学堂等; 外交上: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本质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没有反应农民阶级最迫切的需求,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二)过程 (三)失败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颁布纲领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1864年 1856年 1856年 1853年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金田起义 全盛时期 内讧,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纲领 1859年 《资政新篇》 太平军北伐、西征巩固政权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初步建立政权 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一、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我的“王者之梦“失败了!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两个纲领 天京变乱 没有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拜上帝教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农民阶级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