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51263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教学课件)(共23张PPT)-【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37075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中国历史,专用,中职,23张,16课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20世纪初期的火柴广告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2)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世纪初期的火柴广告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1.原因 发展 状况 阶段 19C60、70S(洋务运动) 甲午战后 1895 民国初年 一战期间 1912 1919 国民党 统治前期 1927 1937 国民党 统治后期 1949 1956 开始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 春天 陷入困境 消亡 短暂发展 新的春天 萧条 沉重打击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荣宗敬 荣德生 ———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表现 (1)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2)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影响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须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日本侵略中国加剧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政治 经济 思想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民主共和传播,袁世凯“尊孔复古” 根本原因 导火线 二、新文化运动 1.背景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 二、新文化运动 2.概况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要拥护_____(民主),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用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德先生” 白话文 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 3.思想主张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文学革命(1917) 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形式: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主张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内容: 新鲜、通俗、平易 二、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推动了文化平民化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