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东北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 重庆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 重庆人民舞龙舞狮庆祝抗战胜利 张家口庆祝抗战胜利的群众 民众:庆祝胜利、渴望和平 真的和平了吗?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联合政府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1945.4 中共七大 抵制联合政府的主张,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通过了《对于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强调当务之急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反共体系,为发动反共内战制造舆论。 ———1945.5 国民党六大 中共:建立联合政府 国民党:独裁、内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 在国内,全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后普遍反对内战,渴望在和平环境中重建家园,建设自己的国家。谁发动内战,谁就极端不得人心。在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人民普遍希望和平,美、英、苏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也都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对蒋介石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他的军队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地区,把它运送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是大势所趋,还是准备不足? (一)重庆谈判(1945.8~1945.10.10) 背景 国民党: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 尚未做好内战准备工作 中 共:尽量争取和平; 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结果 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保证人民权利等 ) 未达成协议: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 政权的合法问题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国民党 陕 北 山 东 1946年6月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二)全面内战爆发 二、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实力对比 国民党 中共 统治区域约占全国76%,人口约3.39亿,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城市,大部分铁路交通线、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 总兵力约430万人,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解放军总兵力127万人,没有海军和空军,陆军装备较差 解放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4%,人口约1.36亿,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国际上没有得到任何公开的支持 思考: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应如何应对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毛泽东选集》 二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 (一)防御阶段(1946.6~1947.6) 国民党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中共 歼敌70多万,粉碎全面进攻 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对陕北的进攻 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粉碎对山东的进攻 二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变化的趋势? 100万人 130万 430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 373万 280万 365万 1948年秋 (二)反攻阶段(1947.6~1948.9) 中共 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挺进大别山 武汉 南京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二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识链接:土地改革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