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番 茄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起源与栽培历史 (一)起源 番茄:拉丁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英名:tomato。 学名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等,属茄科科番茄属番茄种。原产地为拉丁美洲,其起源中心有二:一是Mexico;二是Ecuador———Peru———Bolivia 的Andes山脉南麓山坡地带; 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公元1500年美洲大陆之前,在Ecuador、Peru、Bolivia等地就已有种植。 16世纪中叶从墨西哥传入欧洲(英国),因其果实很小、颜色艳丽,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被人们称为“Love Apple”或“Golden Apple”。直到18世纪中期(法国),人们才发现它可以食用,故直到1750年前后才在欧洲作为食用植物栽培,1752年英国开始进行番茄酱或果子露加工。但番茄栽培发展很快,到20世纪下半叶,番茄已成为全球种植最广泛、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 Tomato Palace in Italy Tomato hamburger 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番茄传入亚洲的时间大约在1571年,首先传入Philippine,其后传入日本、中国等。 大约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从东南亚传入我国南方沿海城市。我国最早关于番茄的记载为1708年王象晋所作“群芳谱”。但番茄在我国栽培发展速度一直缓慢,直到30年代,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才逐渐种植番茄,并多集中于大城市郊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番茄生产在我国大、中城市郊区生产越来越普遍,从60年代起在农村大量栽培,目前番茄已成为我国各地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起源与栽培历史 (三)栽培营养价值 番茄具有外观美丽、酸甜多汁、营养丰富、果菜兼用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番茄果实中富含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较高。据营养学家研究认为,如果每人每天食用200~400克的新鲜番茄,便能保证人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C和一些主要矿物质的需求。番茄既可作水果生食、凉拌或糖拌,又可炒菜或做汤。此外,番茄还可制成原汁、罐头、番茄酱、番茄粉和番茄干等多种加工制品。 起源与栽培历史 (四)栽培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将使番茄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许多地方和单位相继培育出了很多优良品种,为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础。通过掌握番茄保护地栽培技术和贮藏保鲜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番茄果实的商品价值,从而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品种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二)农业生物学分类 (三)我国番茄优良品种 (四)番茄品种评价指标 一、品种与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目前,关于番茄生物学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较为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番茄属(Lycopersicon)分为以下几个复合种群,每个复合种群又包括几个或10多个变种。 普通番茄(L. esculentum Mill) 多毛番茄(L. hirsutum Humb.et Bonpl) 秘鲁番茄(L. peruviannum Mill) 奇士曼尼番茄(L. cheesmanii Riley) 细叶番茄(L. pimpinellifolium (Tust) Mill) 一、品种与类型 (一)植物学分类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番茄品种均属于普通番茄种,共包括以下五个变种: 普通番茄 (common tomato, mune Bailey):植株茁壮、分枝多,匍匐性,果大、叶多,果形扁圆 ,颜色分为红、粉红、橙、黄等,包括了大多数栽培番茄品种。 直立番茄 (upright tomato, var. validum Bailey):节间短而茎粗,植株直立,无需支架,叶小、色浓,叶面多卷皱,果柄短,果实形状与普通番茄相似。 大叶番茄 (large-leafed tomato, var. grandifolium Bailey):叶片大,浅裂或全缘,类似马铃薯叶。蔓中等匍匐,果实与普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