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55006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8张PPT)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19869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北宋,政治,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陈桥兵变 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只有七岁,其手下赵普策划兵变,当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 东京 赵匡胤随即回师开封,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 965年灭后蜀 966 963年 970年 978年 979 观察北宋统一图,宋朝是怎样统一中原和南方政权的?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注意】北宋的统一结束了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实现的是局部统一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等少数民族政权。 观察地图,北宋实现全国统一了吗? 君臣密谈,谋划天下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十姓, 兵革不息, 生民涂炭, 其故何哉? 吾欲息兵定天下大计, 其 道何如? 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天下自安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据此, 稍夺其权(政治) 制其钱谷( 经济) 收其精兵(军事)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相关史事: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 “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军事方面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太祖还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权 更戍法: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行政(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 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积极】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实现了皇帝对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的绝对控制。 【消极】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职权:与知州共同裁决州内行政与司法等事务。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 地方上: 材料一:上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中央 路 县 ↑ ↑ ↑ → → → → → → → 安抚司 转运司 提点刑狱司 提举常平司 知州(或知府) 通判 知县(或县令) 府州军监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1)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 (2)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