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58384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一 空气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67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专题,答案,练习,空气,浙江省
  • cover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 专题一 空气 真题练习 考点1 空气、空气污染 1.(2023台州,27,9分)将燃烧的蜡烛放入图甲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蜡烛会慢慢熄灭。兴趣小组探究其原因的过程如下(气体的含量用体积分数表示): (1)甲同学认为,蜡烛熄灭是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他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待蜡烛熄灭后,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观察到     现象,从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重新实验,测得蜡烛燃烧过程中烛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从0.04%上升到7.4%,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3.8%。 (2)甲同学又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导致蜡烛熄灭。乙同学不赞同,他改变图甲装置中的气体成分,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否定了甲同学的观点。则乙同学进行的实验是   。 实验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蜡烛能否燃烧 A 21% 8.4% 能 B 21% 3.4% 能 C 12.8% 3.4% 不能 (3)还有一种观点:随着蜡烛的燃烧,氧气含量下降,产热速度变慢;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烛芯的温度下降至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如果该观点正确,将图甲装置置于温度更低的环境中实验,则测得烛焰附近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会如何变化 并解释原因。      2.(2023金华,27,8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思维模型如下: 项目化学习小组按图甲完成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量低于“1”刻度线。为提高氧气含量测定的精准度,展开了如下研究。 【误差分析】几位同学对测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 甲:红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乙: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瞬间,部分空气逸出; 丙:实验前导管中有空气,实验后一部分本应进入容器的水滞留在导管中; 丁:由于集气瓶的形状造成很难均分五等份,影响测量结果。 (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被大家一致否定,你认为是哪位同学的观点     (选填“甲”“乙”“丙”或“丁”)。 【方案改进】根据以上讨论,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乙改进装置。(已知: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无毒;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有剧毒) (2)比较图甲、图乙的实验方案,下列关于图乙实验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采用加热后的玻璃棒“内引燃”,建立封闭空间使实验结果更精准 B.可以解决图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滞留在导管中带来的误差问题 C.改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使测量结果更精准 D.彻底地解决了实验的安全性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3)小金同学认为,图乙实验装置还需在橡皮管处补充一个止水夹,请表达你的观点及理由                   。 【问题反思】小组同学多次实验,测量值总是小于。经过老师指导,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以从模型中“消耗氧气”的方法入手给实验做进一步改进。 【资料】暖宝宝是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制成的。 【方案迭代】讨论后,项目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用暖宝宝粉代替红磷,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滤纸用水浸润后黏附在针筒内壁;②把暖宝宝粉倒入针筒,轻轻转动,使涂抹均匀;③涂上凡士林,将活塞插入针筒,盖上橡皮帽,观察并记录活塞移动情况。 经多次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均约占。 (4)从消耗氧气的方法角度分析,图丙方案比图甲方案测定结果更精准的原因是             。 【心得交流】科学探究需要不断根据结果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方案,实现方案的迭代更新。 3.(2022温州,24,6分)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