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58439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895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秦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cover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和教训。 2.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统一的进程以及疆域开拓的史实。 3.历史解释:认识并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4.家国情怀:认识秦朝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 一、秦的统一 1.背景 (1)客观条件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深挖点: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吕氏春秋》都提出过统一方面的思想】。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深挖点:经济规模的扩大,需要商品、人员的广泛流通,可联系近代德国统一的根本原因进行关联理解】。 ③思想上:法家集权观念的影响【深挖点:集权观念通过变法措施来落实,加强了国家组织和动员能力】。 (2)秦国自身条件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深挖点: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作用包括抗洪、灌溉、提供粮食、运输等】。 ②数代秦王【深挖点:发展战略正确且持续时间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深挖点:选拔人才不限定于秦国,重视才能,而非血缘,官僚制相对完善】,吏治较为清明【深挖点:有利于传达、贯彻和落实政府的政令】。 ③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击退匈奴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深挖点: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巩固 (1)巩固中央集权 ①确立皇帝制度【深挖点: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世袭皇位】: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②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深挖点:由于严重威胁皇权,秦朝没有人真正担任过太尉一职】、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深挖点: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形成】,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深挖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官僚制的发展】。县以下设乡、里和亭【深挖点: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深挖点: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便利了政令的传达,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深挖点: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是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对匈奴作战、征服岭南的重要保障】,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深挖点:户籍是古代政府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形成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深挖点:小农经济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分散性,所以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通过国家力量来推行重农政策、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等】。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深挖重难点】秦朝形势图解读 (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注意,郡县制是在战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