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0308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3256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必修,选择性,统编,历史,高二
  • cover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规划】 类别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上计制、刺史制、台谏合一、考满、考察、京察、大计、六科、科道、六科给事中、都察院 西方的文官制度 “政党分肥制”、文官制度 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奏定学堂章程》、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五权宪法”、甄别、公务员、干部制度、党管干部原则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结合南宋书院与进士的分布,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中国古代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特点,探讨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及其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先秦时期:西周至春秋的①    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荐举和军功制度。 (2)秦汉时期: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形成,采取先考察后推举的方式,以孝廉、茂才等为标准。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2.官员考核:秦汉官员考核的办法主要是②    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所以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巡视监察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设③    制度。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历史阶段 选拔 考核 监察 隋唐 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④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考核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隋唐⑤    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 两宋 两宋时期“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考核官员 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监察制度的变化是⑥合一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元朝在⑦    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⑧    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2.官员考核:明朝考核有⑨    和考察,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⑩    ,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巡视监察制度: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和六科    ,秩轻权重;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答案】①世官 ②上计 ③刺史 ④常举 ⑤御史台 ⑥台谏 ⑦1313 ⑧四书五经 ⑨考满 ⑩大计 给事中 【概念阐释】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