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60494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63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高一,中职
  • cover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思维导图 二、学习提示 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是怎样的? 2.明清时期,科技领域有哪些代表性成就? 3.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变化?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文学艺术领域的繁盛有哪些具体表现? 三、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30年间,花生、玉米、甘薯等作物逐渐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生态系统的破坏 B.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C.农作物产量提高 D.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2.下列谚语与明清农业发展状况有关的是( ) A.“湖广熟,天下足” B.“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C.“天下之盛,扬为首” D.“苏湖熟,天下足” 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经济作物在市场上大宗交易 ③私营手工业已成为手工业的主体力量 ④山西、徽州、陕西等地区性商帮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5.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关于明朝科技的课题。以下是他选用的素材,其中不妥的是( ) A.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B.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C.徐弘祖与《徐霞客游记》 D.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6.我国清朝时营建的大型皇家园林中有“万园之园”之称的是( ) A.圆明园 B.颐和园 C.畅春园 D.西花园 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是( ) ①顾炎武 ②王夫之 ③黄宗羲 ④纪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贯中———《水浒传》 B.施耐庵———《聊斋志异》 C.曹雪芹———《西游记》 D.吴敬梓———《儒林外史》 9.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歌颂的历史人物出现在(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0. 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徽班进京,后融合徽、汉二调,吸收其他戏曲的艺术成分,最终发展成为( ) A.杂剧 B.散曲 C.昆曲 D.京剧 (二)材料解析题 11.明清时期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出现了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二 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概括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私人海外贸易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末明初,出现了两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施耐庵著《水浒传》叙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故事,罗贯中著《三国志演义》叙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其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情节曲折起伏,均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明清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朝中期,吴承恩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了《西游记》,成为长篇神话小说的典范之作。晚明冯梦龙汇辑宋元以来的短篇话本小说以及明朝文人创作的“拟话本”,进行整理加工,编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本小说集,随后凌濛初也编著《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