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0721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312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
    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和正确答案。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4)小题每题2分,第(5)小题1分) 1. (1)青林翠竹,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李白《行路难》中暗用姜太公得遇周文王、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_____,_____。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地表现天气寒冷的诗句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四时俱备 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④.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⑤. 纷纷暮雪下辕门 ⑥. 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诗句。本题注意“俱、乡、钓、辕、掣”等字的正确书写。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伫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载zǎi 伫立zhù B. 承载zài 伫立zhù C. 承载zài 伫立chù D. 承载zǎi 伫立chù (2)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数说犀尊”的含义。 (3)同学们写下看展体验,其中修辞方法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独特形态之一,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B. “复活”的文物,让人们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C.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根深蒂固、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D. 犀尊之美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工匠强烈的美学感受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创造力。 (4)语段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B. 逗号 逗号 C. 逗号 顿号 D. 顿号 顿号 (5)写出画横线句子的复句类型 。 【答案】(1)B (2)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展厅联动,直观呈现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 (3)C (4)D (5)转折复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承载,chéng 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 伫立,zhù lì,指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也指站立。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结合“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可得: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展厅联动,直观呈现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C.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形容事物或思想的基础非常牢固,难以被改变或动摇。不能用来写科学技术的力量。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是句中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故选D。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复句类型。“却”表示转折关系,因此是转折复句。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