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青岛-出卷网-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一年级数学上册 《7、6加几》的 进位加法 说课流程 “七说” 教 材 学 情 模 式 设 计 板 书 评 价 开 发 一、说教材 知识树 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认识位置 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图形 20以内的进位 加法和退位减法 分类与比较 1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算理 提炼算法 发展空间观念 10以内数的认识 会判断相对位置, 体验方向感 体验方法 的多样性 学会分类与 比较的方法 全册教材内容 培养数感 教 材 8加几的进位加法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单元内容 7、6加几的进位加法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教 材 教 材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7、6加几》是青岛版义务教育(五、四学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信息窗3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7、6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 材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对(1-3年级)的学段目标 教 材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理探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习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 材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究计算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说 学 情 一年级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注意力不持久,自控能力差,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等特点 对于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应用意识的。 能在学习9加几、8加几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 知识基础 学习方式与习惯 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三、说 模 式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交流提高 自主探究 拓展应用 巩固深化 评价反思 总结回顾 四、说设计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规范要求,制定课时计划是备课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本信息窗3由两课时完成,下面将第一课时的主要设计予以呈现。 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2分钟)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4分钟) 三、交流提升,内化新知(8分钟) 四、精心设练,乐中求新(15分钟) 五、总结评价,反思提升(6分钟)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2、抢答: 9+1+4 =( )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口算: (1) 9+1= 8+2 = 9+3= 8+4= (2)10+1= 10+5= 5+10= 9+10=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复习旧知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麦当劳新推出4款儿童套餐 + B + 7元 6元 + C 5元 5元 A 7元 5元 + D 6元 5元 A 7元 5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