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胚胎分割与胚胎移植 教学目标 1. 概述胚胎移植的过程; 2. 阐明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以哺乳动物的胚胎移植为情境,概述胚胎移植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阐明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的联系。 教学过程 以哺乳动物的胚胎移植为情境,通过视频进行直观化教学,并辅以探究性问题及自主学习等方法,概述胚胎移植的过程;阐明胚胎工程各种技术的联系。 教学流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设计意图一、教学实施背景情境:娟珊牛的培育。 1.胚胎移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生物净化方法之一。它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关键技术,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任何一项操作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后代。 2.胚胎分割是继胚胎移植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胚胎工程新技术,它是指采用机械方法,用特制的显微刀或微针将早期胚胎2等分、4等分或8等分,从而获得同卵双生、四生或八生的一项生物技术。胚胎分割可成倍地增加优良供体动物可移植胚胎的数量和个体数量。 介绍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的实验背景。使学生了解胚胎工程技术在育种中的意义。二、教学具体流程先将本节知识点涉及的教学难点———实验部分,进行视频同步讲解,结合视频突破教学难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胚胎移植 1.供体、受体母牛的选择 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而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学生讨论供体与受体的要求。 (1)供体母牛的选择:健康无疾病、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生殖机能处于较高的水平。 (2)受体母牛的选择:受体牛仅作为借腹怀胎,不要求遗传性状,但发情周期必须正常,生殖器官无疾病,体形大且健康,可用廉价低产的青年奶牛或黄牛作受体。 2.供体、受体母牛的发情同期化处理 由于在发情周期内,母牛的生理变化很大,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要趋于一致,否则移植后的胚胎不能存活。因此,要求供体、受体母牛在发情时间上要相同或相近,前后不宜超过1天。所以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3.体外受精胚胎生产 在胚胎移植中,通常采用超数排卵法(常用促性腺激素)获得优良胚胎,但是该方法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目前,牛胚胎的实验室生产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技术。实验室胚胎生产技术的完善不仅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可以生产大量廉价胚胎,而且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一些高新技术,如克隆动物的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生产等等都必须以实验室胚胎培养技术为基础。 4.胚胎的收集 胚胎收集指的是利用冲卵液将早期胚胎从供体母牛的子宫角内冲出来,并收集于一定的器皿中。胚胎收集方法有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现普遍采用非手术法。一般在供体母牛发情配种后6~7天内收集胚胎,胚胎处于致密桑椹期和囊胚期。 学生讨论两种方法的特点。 5.胚胎的检查和级别划分 将收集到的冲卵液静止10~30分钟,待胚胎下沉后,将上层液吸出,剩余的沉淀液体(约50毫升)分别倒入几个检卵杯中,置于体视显微镜下将胚胎检出。检查时要求仔细快捷,不要丢失胚胎,在30分钟以内检查完毕,以防显微镜光源温度高,而使载物台温度上升,从而影响了胚胎质量。 将收集到的胚胎,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其形态和发育时期。正常发育的胚胎,卵裂球整齐清晰,大小较一致,分布均匀而紧密,透明带完整,发育速度与胚胎日龄相一致。而没有受精、透明带内卵裂球异常、透明带破损等为不可用胚胎。 6.胚胎的移植 牛的胚胎移植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移植两种,目前多采用非手术移植法。使用特制的胚胎移植器,通过阴道和子宫颈,将胚胎注入到子宫角的一定部位。 7.供体和受体的术后观察 胚胎移植后要注意观察供体和受体的健康状况和在预定的时间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