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67617

4.3 低碳生活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66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低碳,生活,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第3节 低碳生活 基础过关全练 1.【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浙江台州黄岩期末)为了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不利于目标实现的是(  ) A.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B.大力推广燃煤发电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倡导全民植树造林 2.(2023浙江开化期中)建设“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应提倡 (  ) A.聚餐时用公勺、公筷 B.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C.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 D.使用冷空调时总把温度调到最低 3.(2023浙江金华东阳月考)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是 (  ) A.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B.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 C.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4.(2022浙江台州椒江期末)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成该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夏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6 ℃以上 B.步行上班上学,禁止生产出售燃油车 C.人走随手关灯,长时间不用电脑及时关机 D.控制肉类的摄入,减少畜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5.【新题型·科普阅读】(2022北京中考)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图1 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3)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能力提升全练 6.(2022浙江台州黄岩期末,15,★)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重要的循环形式,根据如图分析科学合理的是 (  ) A.碳循环和氧循环互不干涉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氧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D.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动态平衡 7.(2022北京中考,25,★)北京冬奥会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  ) A.植树造林 B.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C.风能发电 D.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8.(2023浙江杭州上城期中,37,★★)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