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7911

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4月联考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8960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物理,解析,原卷版,试卷,联考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物 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并用2B铅笔把考号对应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金属镓在常温下是固态,把它放在手心,它很快就熔化了,镓的熔点可能是(  ) A. -30℃ B. 0℃ C. 30℃ D. 60℃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属镓在常温下是固态,说明它的熔点高于2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把它放在手心,它很快就熔化了,说明它的熔点低于37℃,镓的熔点可能是3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古书中记载“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的参照物是( ) A. 岸 B. 窗 C. 舟 D. 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舟行”是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D.舟与窗、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窗、人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故BD不符合题意; C.参照物不选本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茶卡盐湖的“天空之境”令人叹为观止,如图所示,人的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选B。 4. 将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图甲所示,AB段与CD段等长,将带锡面的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如图乙所示,锡纸条很快着火,下列关于AB段与CD段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先着火 B. 电流不相等 C. 电压相等 D. 电阻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B.AB和CD段锡纸串联电路中,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AB和CD段的电流相等,故B错误; CD.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AB段与CD段等长,由图知,AB段的横截面积小于CD段的横截面积,所以AB段的电阻大于CD段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AB段的电压大于CD段的电压,故CD错误; A.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因AB段的电阻大于CD段的电阻,故AB段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先着火,故A正确。 故选A。 5. 如图是篮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一段轨迹,在这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篮球处于平衡状态 B. 篮球仍受到推力的作用 C. 篮球受到惯性作用 D. 重力改变篮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上图知,篮球的运动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故篮球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篮球被抛出后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篮球离开手后,在不计空气阻力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6. 圆纸盒内藏着一条形磁铁,纸盒周围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盒内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