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8380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129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考,一模
    修水县2024年八年级学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生物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地理50分、生物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地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某杂志报道称:“近年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出现变清态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黄河源头位于( )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甘肃省 D. 内蒙古自治区 2. 黄河含沙量最高的河段是( ) A. 黄河源头处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3. 巨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塑造了(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4. 下列有关“黄河变清”带来的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黄河下游地区洪水隐患减小 B. 黄河三角洲海水侵蚀加剧 C. 黄河原有生态平衡或遭破坏 D. 黄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1. A 2. C 3. B 4. A 【解析】 【1题详解】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属于青海境内,因此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黄河源头处人口少,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水含沙量小,A错误;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含沙量高,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东北平原在东北地区,A错误;黄河从中游携带泥沙流经下游地形平坦地区,泥沙淤积,与海河、淮河共同塑造了华北平原,B正确;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流域,D错误。综上,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黄河黄河从中游携带泥沙流经下游地形平坦地区,泥沙淤积,在华北平原形成“地上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泥沙减少有利于缓解“地上河”,从而减小洪水隐患,A正确;黄河变清与海水侵蚀无关,B错误;黄河变清后能更好的保持生态平衡,C错误;黄河变清后,下游段河流水位会降低,补给地下水的水量会减少,水位下降,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点睛】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渤海;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淤积,在下游形成“地上河”。 新能源指在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当前,我国已成为风能、太阳能利用的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新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风能 C. 地热能 D. 核能 6. 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地处第二级阶梯,气候干旱 B. 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C. 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天 D. 地处低纬度,中午太阳升得高 7. 下列产业的发展最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开发的是( ) A. 农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旅游业 D. 交通运输业 【答案】5. D 6. C 7. B 【解析】 【5题详解】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和地热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核燃料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所以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西藏自治区地处第一级阶梯,A错误;纬度不高,B错误;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天,C正确;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最有利于促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故B正确,ABC错误,故选B。 【点睛】青藏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热量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