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8486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群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60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 cover
单元群文阅读 立身处世之道 选文一 (2024山西朔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 ”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 ”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 ”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 ”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 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有删改)   材料二: 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②。客有问元方③:“府君何如 ”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 ”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④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有删改) [注] 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陈寔,字仲弓,东汉人。③元方:陈纪,陈寔之子。④伛:弓腰曲身,表示恭敬。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天下诚A有欲治之B君能行其道C则夫子虽徒步D以朝E固F犹为之G何必远辱H君之重贶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以,意为“……的原因”,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B.之,代词,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与《师说》“句读之不知”中的“之”用法不同。 C.材料一中的“二三子”,意为“诸位,你们”;材料二中的“三子”意为“三位先生”。 D.《易》,即《易经》,与“四书五经”中的《周易》并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昭王要赠送给孔子华丽的安车,宰予当面拒绝,他认为孔子以治国修身为乐,崇尚义德,清正廉洁,喜好节俭,不喜欢外观华丽之物。 B.子贡认为孔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而宰予在楚昭王面前只说了孔子的一些事实,没有说尽孔子的美德,孔子对其说法不以为然。 C.客人引用《易》中“二人”句,意在说明属下与太守应该保持同心一致,进而批评元方不应为了肯定自己父亲的人格而否定太守的决定。 D.元方因客言“何其谬也”而“故不相答”,但是客人认为元方的不回答是不能回答,后在元方举出事例后无言以对,羞愧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                                                     (2)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5.假若孔子得知元方的回答,他的态度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选文二 (2024北京开学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