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8892

14.2《荷塘月色》说课课件(共18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6021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2,PPT,必修,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朱自清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说 教材 第七 单元 部编版必修教材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 单元 篇目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 单元 学习 任务 学习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要关注作者寄寓的人生思考。 说 学情 Title 1. 大部分学生的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 2. 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 3.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 形成之中 4. 认可语文课文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行踪和情感脉络。熟读课文,并要求背诵第四、五、六段。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作者“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融合。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说 教学方法 方法 教法 1.美读法。 2.设疑、讨论法。 学法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和写作背景,读朱自清的《哪里走》、《一封信》)以及吴组湘的《敬悼佩弦先生》。 2.诵读感知法 (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3.合作探究法 (分组探讨,组员代表记下探讨结果。) 一、导入:创设情境近荷塘 说教学过程 二、学习活动一:配乐朗诵初感知 三、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品真趣 四、学习活动三:独抒性灵思悠远 一、导入:创设情境近荷塘 如果给荷塘月色配乐朗诵,你觉得以下哪一首乐曲更适合文章的美呢?并说说理由。 二泉映月 好汉歌 花好月圆 the promise 明确:淡淡的美景,淡淡的喜悦之情 二、学习活动一:配乐朗诵初感知 1.配乐朗诵,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十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2)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3)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三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八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十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家 作者漫步路线及情感变化 不宁静 渐入宁静 获得宁静 渐出宁静 小径 小径 三、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品真趣 提问:荷塘为什么能让“我”得到宁静? 1.寻找直接依据: 文中议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赏析荷塘月色呈现的意境特征。(把握文中的主要意象:荷与月) (8分钟小组合作:让学生充分交流,并展示分享交流结果) 荷塘 零星 、袅娜( 拟人 ) 明珠 、星星 、美人 沁人心脾 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时断时续 一道凝碧 看不见的 脉脉 静 动 幽雅宁静 月下的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田田 月色 (月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