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备课 课题 12.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第12课是《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圆珠笔是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圆珠笔为了方便使用,在按压时笔芯可以伸缩。学习中,学生只是使用圆珠笔,一般很少去研究与圆珠笔有关的科学问题。本课选取圆珠笔的笔芯这一学生熟知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引导学生注重从身边事物人手开展科学探究。通过把圆珠笔拆开观察和分析,了解笔芯的伸缩与弹簧有关,从而展开对弹簧的深入研究,体验并认识什么是弹力、什么是弹性,知道一些物体有弹性,了解弹性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签字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对于其结构也很明确。 关于弹簧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推力和拉力时已经使用过,因此对于弹簧的弹力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对物体的产生的弹力进行探究。 探究实践: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弹性,知道物体的弹性形变现象。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弹性的特点 责任态度: 对研究弹力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弹性,知道物体的弹性形变现象。 教学难点 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弹性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笔芯为什么能够收缩 学生问题 猜想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 情景引入(2分钟) 1. 提问:学习中我们常用圆珠笔,当我反复按压圆珠笔的时候,为什么笔芯可以反复出来进去? 思考回答,预测:笔中有弹簧,所以可以收缩 预设2:笔头的上下齿柱使得笔芯能够伸缩。 解决策略:此时不做评判,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入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看来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样,那怎样验证一下到底是谁起到了作用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适时给予恰当肯定和引导。 二、科学实践 (34分钟) (一)探究圆珠笔的伸缩 1.圆珠笔笔芯为什么能伸缩呢?猜想是什么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将猜想记录到记录单(1)中。 2.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之后,教师引导:是不是弹簧在里面起了作用呢?引导学生将弹簧取出,再实验,笔芯能否很方便的伸缩? 那么弹簧在圆珠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将研究过程记录到记录单(1)中。 分析:(1)弹簧、上下齿柱谁能少?(2)弹簧和上下齿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其他能伸缩的笔中有这个结构吗?谁是能被其他物体代替的?谁是不能代替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发现上下齿柱是为了控制弹簧的长度状态(形变状态);通过观察其他笔发现上下齿柱是可替代的,弹簧是不可替代的。 4.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的伸缩呢?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分小组,学生进行实验,认识一下手中的弹簧,并说出发现。(强调: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弹簧有什么现象发生,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5.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用手拉,弹簧会变长,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用力压,弹簧会变短,松开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设计意图】当学生知识了弹簧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类似弹簧的特点?”紧接着分小组玩一玩这些物体,并做好实验记录,从而归纳出弹力和弹性的概念。 (二)哪些物体也像弹簧一样有弹性 1.弹簧具有这样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有类似弹簧的特点呢? 学生举例:橡皮筋、气球、直尺、橡皮、海绵等 3.引导学生反复拉、压、按格尺、皮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交流) 出示实验记录表,并将各自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后,记录在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