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声与现代科技 课标要求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1.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2.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4.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非常广泛: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 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5.如图所示,这是汽车倒车示意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1 s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则障碍物距离汽车为 m。 6.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是由于声音振动的频率太 (选填“高”或“低”),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 【素养作业】 7.小明和小红朝着对面的群山大喊了一句,过片刻后,他们俩听到了传回的喊声,关于这一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和小红与群山的距离应该小于17 m B.小明或小红能听出是谁的回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C.传出的声音和返回的声音其速度不相同 D.听到的回声比原声小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减弱了 8.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这是因为 (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器官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器官治病 9.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境: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10.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 Hz的 声波交流。 11.微信聊天中,有一个功能,它可以把我们发的语音转化为文字,其中用到的是 技术。 12.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这种装置的名称叫 ,为了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声波。 (2)现代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声波,从而预报海上风暴;科研人员还设计制造了一种模仿蝙蝠的 声音,放在农田或粮仓里播放,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D 2.A 3.B 4.能量 听 信息 5.超声波 1.7 6.低 素养作业 7.D 8.C 9.A 10.次 11.声识别 12.(1)声呐 超 (2)次 超声波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