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71763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135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学案,巩固,封建,国家,4课
  • cover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知晓休养生息政策、七国之乱、推恩令、盐铁官营、王莽篡汉、光武中兴、党锢之祸和黄巾军起义等基本史实。(素养考查:时空观念) 通过阅读相关图文材料,能够分析并理解西汉建立初期、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政策(素养考查:历史解释) 能通过对两汉衰亡的原因的探究理解,明白兴盛的两汉因矛盾的积累而走向衰亡。(素养考查:唯物史观) 能通过所给的文字史料和图文史料,知晓并记忆汉武帝加强统一的措施以及两汉灿烂的文化。(素养考查:史料实证) 5、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等史实,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这些人物的活动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素养考查: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 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时空坐标】 【概念解读】 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汉初以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黄老之学的特点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七国叛乱: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察举制:察举制指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主要包括举孝廉和举贤良两种方式,重视品行和才干,试用考核通过后再任命官职。相比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察举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利益集团。 均输平准:均输法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由大农令孔仅和桑弘羊提出。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从而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商人垄断市场,从而使物价稳定。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实行均输和平准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 算缗告缗:“算缗(min 古代的钱串)”,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 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党锢之祸”: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 豪强地主: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追随刘秀的开国功臣,既是朝廷新贵,又是地方豪强。大姓豪强占有大量田地人口,建立自成一体的田庄。田庄规模宏大,经济上自给自足,拥有家兵,筑有坞堡壁垒。庄主不向国家交纳租赋。豪强地主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情景的史书体裁。“纪”指本纪,按年编写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