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71783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4981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学案
  • cover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时空观念] 【课前预习案】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课标导航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结合“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外交领域的开创性。 4.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角度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自主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召开: (2)内容: 2、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开国大典: 3、意义: 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中介与桥梁)。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追歼残敌: 2、土地改革:实质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①背景 ②依据 ③结果 ④意义 3、稳定物价:①原因 ②措施: ③结果: 预习提醒:“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 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民政府进行的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表面上“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4、抗美援朝: (1)背景 (2)过程 (3)结果: (4)影响: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1)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 (2)影响: 易错提醒:对“一边倒”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2、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 (2)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地点 ②特点 ③结果 ④意义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②确认 ③内容 ④意义 (4)参加亚非会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