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标要求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号 【基础作业】 1.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同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2.如图所示,这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蚂蚁的像是实像 B.蚂蚁的像是虚像 C.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放大镜靠近蚂蚁时,所成的像变大 3.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人只需站在距摄像头40~60 cm的距离,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镜头的焦距小于20 cm B.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C.支付时,人脸通过镜头成虚像 D.“刷脸”时人距摄像头f到2f之间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的性质”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物体的像会向光屏的 方移动。探究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6.将印有双箭头的图片放在盛水玻璃杯后不同位置,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情景,图甲与 、图乙与 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乙中已成清晰的像,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凹透镜,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烛焰将向左移动,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呈现的像又会变清晰。 (3)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移到55 cm和 cm刻度线处,可以呈现清晰、倒立、等大的像。 【素养作业】 8.用投影仪正常放映幻灯片时,突然镜头上落下一个小昆虫,银屏上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原来的像上有一个昆虫的黑影 B.原来的像上有一个昆虫缩小的像 C.原来的像上有一个昆虫放大的像 D.没有昆虫的黑影和像,只是原来的像变暗了些 9.如图所示,这个跑得飞快的摄像头名叫“猎豹”,部署在国家速滑馆,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除了实时跟踪运动员位置,还能配合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灵活捕捉比赛画面。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猎豹”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猎豹”摄像时,运动员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内 C.“猎豹”加速远离运动员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 D.“猎豹”的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其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2 cm时,成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11.在“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镜面垂直于阳光放置,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和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线如图乙所示。 (1)可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f为 。 (2)如图丙所示,他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调整光屏位置(光屏图中未画出),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12 cm刻度处,能观察到的像为 (选填“实像”或“虚像”)。 (3)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 (4)他按下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