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80533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8314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33张,课件,4.10
  • cover
(课件网) 人民教育-出卷网-《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就是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 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乘长风 破万里浪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气节是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一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在局势严峻之时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节, 临难不屈的人将永远记载在史册里, 留传下去。 )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六十三章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老子·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