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83364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河流地貌(共45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日期:2024-05-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956084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貌,景观,1份,内嵌,课件,PPT
  • cover
(课件网)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 河流地貌 学习目标 1.掌握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学会辨别不同河流地貌类型 2.结合澜沧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都和外力作用有关,可分为两类: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一、流水作用 1、概念: 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2、类型: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堆积作用 一、流水作用 ①侵蚀作用 (1)概念: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一、流水作用 (2)形式 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下蚀、侧蚀、溯源侵蚀。 下蚀 流水对河(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使河床加深 侧蚀 流水对河(沟)谷两坡的侵蚀,使河谷变宽 溯源侵蚀 流水向源头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变长 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会使河流逐渐变长。 溯源侵蚀的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特点: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多位于河流上游。 峡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 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 流水侵蚀(下蚀) 河谷拓宽: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一般位于中游。 流水侵蚀(侧蚀) 二、流水作用 ②搬运作用 (1)概念: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2)特点:河水流速越快,动力越大,推力越强,搬运能力越强,反之则弱。 (3)方式:推移、跃移、悬移等。 二、流水作用 ③堆积作用 (1)概念:流水携带的泥沙,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这种作用称为堆积作用。 (2)特点:搬运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大颗粒物先沉积,小颗粒物后沉积。多发生在河流下游。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流出国境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最后注入南海。它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第三长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二、澜沧江—湄公河简介 澜沧江-湄公河 不同河段的地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 扎阿曲: 河宽62m 平均水深0.72m 平均流速2.63m/s 流量117.4m3/s 源头:宽浅的河谷 青藏高原,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侧蚀较强 三、澜沧江源头的宽浅河谷 流经横断山、云贵高原、中南半岛北部高地江面束窄,水流湍急。 多形成“V”形峡谷 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四、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 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时,流域面积增大,流速减慢。 出山口:冲积扇 流水侵蚀作用与流水搬运作用减弱,河水摆脱了侧向束缚,泥沙沉积。 五、山麓冲积扇 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直进性和冲击力,较粗颗粒物在扇缘沉积。 粗颗粒物 细颗粒物 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冲积扇土层较厚,很多被开垦为农田。 聚落分布呈条带状。 河流流向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凹岸 凸岸 “U”型河谷 河漫滩 四、曲流和牛轭湖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1)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 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 (2)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