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87139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69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
  • cover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甲辰龙年春节脚步临近,神州大地喜庆氛围越来越浓。②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展现春节传统文化的底蕴,而且加大新国潮文化精粹的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确保群众欢度文明祥和春节。 ③让群众过好年,“精神食粮”不可或缺。④不仅春节是民众阖家团圆的时刻,更是人们休闲放松、尽享精神文化大餐的契机。⑤各地在积极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氛围的同时,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更为接续奋进积xù精神能量。⑥_____的文化滋养、_____的精神力量、_____的信心保障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底蕴    ②积xù     (2)下列有关语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中“喜庆氛围”是偏正短语。 B.②句“确保群众欢度文明祥和春节”中,“确保”和“欢度”是动词,“群众”和“春节”是名词 C.②句中的“不仅……而且……”与④句中的“不仅……更……”同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D.③句中“精神食粮”一处的引号表示引用某人的话。 (3)依次填入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大 丰润 有力 B.有力 强大 丰润 C.丰润 有力 强大 D.丰润 强大 有力 (4)④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7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杜甫在《望岳》诗中,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表达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心声的句子是:   ,   。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   ,  ———两句诗于自然描写中蕴含哲理:无论人生陷入怎样的困顿、迷茫,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 (4)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传达出冰天雪地、人鸟俱歇、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3.(7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空乏其身     ②而后作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列举事例,第二段又运用对比论证,文末水到渠成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一段阐述了人虽身处逆境,但经受住了磨难,也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然后能改”这两句中的“人”都是指普通百姓。 D.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形成不可反驳的雄辩气势。 (3)结合本文主旨,写出你在议论文写作选材方面获得的启示。 4.(8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①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②,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③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④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浑浑乎⑤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 (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释】①士君子:指官吏、乡绅等人。②刻意:锻炼意志。厉行:砥砺德行。③曩时:以前。④兀然:端坐不动的样子。⑤浑浑乎:泉水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