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88135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4122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熟悉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祥子性格变化的原因,把握本书的主题。 2.品读重点段落,体会这本书写作上心理描写的妙处以及语言中浓浓的“京味”。 3.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4.了解老舍关心百姓疾苦、社会发展的忧国忧民之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现代作家司马长风对其是这样评价的: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则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可是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并且活色生香!是我们透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认识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他的代表作有著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分别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同时,老舍还是一位出色的话剧家。代表作《茶馆》、《龙须沟》等,也被拍成电视和电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老舍堪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梳理主要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祥子: 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经过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 虎妞心计重,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刘四爷: 残忍霸道的人和车行的车主。六十九岁。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自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张的有个模样的大杂院里的女孩必经的道路。 曹先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