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呼吸》(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呼吸道和肺 学科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节次 3.1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5.3.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课标分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气体有温和、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的结构特点适宜于气体交换。 教材分析 《呼吸道和肺》是第三章第一节《呼吸》的第1课时。教材图文并茂,讲述了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肺的功能特点。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呼吸道和肺的内容,并亲自实验,体会呼吸与吞咽关系,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有关知识,同时结合实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人体结构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生理常识的错误的理会,往往会影响到学习内容的正确理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了解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清洁、温暖、湿润作用;(3)理解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2.科学思维: 学习从生物现象中归纳总结生命活动规律3.探究实践: 通过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分析呼吸道的哪些结构能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哪些结构能使吸入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湿润。4.态度责任:(1)初步形成不水滴吐痰的意识;(2)初步形成“保护环境,远离污浊空气”的意识;(3)认同“食不言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评价任务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任务1:呼吸道的组成与功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说出呼吸道的组成与功能(15分)自主学习,说出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是有限的,认识到保持环境和个人清洁的重要性。(10)任务2:咽是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 自主学习,说出“食不言笑”的原因(10分)任务3:肺的功能自主学习,说出肺的位置与功能(5分)自主学习,说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0分)小组合作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备注 重点 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道、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 呼吸道的温和、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泡适宜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材料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小刚感冒了,流鼻涕,呼吸不畅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聪明的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明白其中的缘由。 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讲授新课 任务一:阅读教材P41-42,注意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2.呼吸道的哪些结构能使吸入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湿润?3.“痰”是怎样形成的?4.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为什么 总结:(1)呼吸道的对吸入气体具有清洁、温暖、湿润作用。(2)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不停的向喉的方向摆动,把黏液粘着的灰尘、病菌推向喉部,以“痰”的形式,咳出体外。(3)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是通过的气流畅通。引导学生讨论:1.感冒时流鼻涕、呼吸不畅通的原因是什么?2.有的同学紧按双侧鼻孔擤鼻涕,这样做好吗?为什么?3.为什么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俄罗斯人鼻子较大?讲解:1.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是有限的2.保持环境和个人清洁,积极预防呼吸道疾病设问:咽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我们想一下消化道的组成,是否也包括咽?(学生回答)咽是食物、气流的共同通道,它们会不会相互影响?任务二:阅读教材P43-44,注意下列问题1.“食不言笑”的原因是什么?2.肺泡适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