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1083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联考中考4月阶段阳光测评语文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66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4月,试卷,语文,测评,阳光
  • cover
八校联考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1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那是细雨迷蒙里悠长又寂寥的小巷,那是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和深藏而不露的丰富,仿佛是深入骨髓的tián 静。少了一些喧嚣之感,多了几缕清悠之气。这气正是来自静mì 的苏州小巷, ,也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气是从古雅素朴的线装书中飘yì 而出的,是从洒脱泻意的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伴着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环往复的,是在那穷极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liàn 而成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tián   静 静mì    飘yì    修liàn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3)为上面文段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以下排列最适合的一项是    A.来自铮铮的青石板,来自古色幽然的木栅板,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高高的风火墙 B.来自铮铮的青石板,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古色幽然的木栅板 C.来自铮铮的青石板,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灿烂飞扬的丁香花 D.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自灿烂飞扬的丁香花,来自铮铮的青石板,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 2.请你将有关作者和诗文补充完整。(10分) 历代文人志士面对个人际遇的变化时总是感慨良多。苏轼在密州出猎时发出感慨“① _____,西北望,射天狼”;张养浩经过潼关,发现“伤心秦汉经行处,② _____”;范仲淹在边塞忧国思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 _____”;④ 目送武判官归去_____写下“⑤ 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帐然苦失的诗句;革命烈士秋瑾在《满江红》中“⑥ _____、青衫湿”一句,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心情。 家国之变更引发诗者情思.辛弃疾在《⑦ 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⑧ _____”的词句,表达自己抗金复国建动立业的雄心:《出师表》中诸葛亮“⑨ 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以期恢复汉朝基业;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期,依然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⑩_____的最强音,令人感怀。 第二部分(52分) (一)名著阅读(6分) 3.阅读选段,结合整部作品来揣摩,下面哪一项最有可能是吴敬梓的写作用意?(  )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 A.细致描绘了雨后的湖光山色,突出了自然明亮可爱之美,实则是含蓄地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B.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意在告诉读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 D.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从而引出下文时知县、翟买办索画等情节,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4.2024年是吴敬梓诞辰323周年。为纪念《儒林外史》这部巨著,请你从下列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设计一张人物纪念邮票,并说一说你的设计构思。 A.严监生 B.王冕 C.周进 D.匡超人 选:    设计构思:   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目。 [甲] 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余栽矣!赤子①嗷嗷无告,不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