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古 风 李白(701~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国自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逐渐富强起来,所谓“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东方六国不断衰弱,秦国统一的时机已经成熟。 1.秦王扫六合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秦灭六国时军队的强大阵容 李斯对秦王嬴政说:“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史记·李斯列传》 秦调兵虎符 秦王嬴政执掌大权以后,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积极进行灭亡六国的准备。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阳陵铜虎符:秦朝。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半符各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 发兵,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过秦论》书影 贾谊 前200~前168年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过秦论》 经过10年征战,于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仍以咸阳为都城。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灭韩 灭赵 灭魏 灭楚 灭燕 灭齐 前230 前228 前225 前223 前222 前221 秦灭六国过程简表 秦兼并六国形势图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那么秦国在当时还有可能统一中国吗? 1.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3.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符合人民的意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陇西 南海 东海 长城一带 秦 秦瓦当 (秦都咸阳遗址出土) 瓦当:古代称瓦背向上的滴水瓦的瓦头,呈圆形或半圆形,上有图案或文字。 秦都咸阳宫殿用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砖文书“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大意秦朝统一天下,普天之下的人都是秦朝的臣民。从此国家强盛,国库充实,人民不忧饥饿。 小篆体十二字砖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秦始皇像 冕 旒 衮服 关于秦王统一天下后的称号等,秦王君臣进行商议,决定使用“皇帝”这样的尊称,嬴政自称为“始皇帝”。 并定下规矩,其位由子孙继承,依次称二世、三世皇帝,妄想千秋万代,永远传下去。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