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5337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149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综合,解析,原卷版,化学,高中
    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非选择题)6至14页,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成都水井坊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酒遗址。其特色之一是在小麦、高粱中先后拌入糖曲和酒曲,发酵后进行“量质摘酒”———以如图所示的生铁“天锅”把酒头摘出后,边摘边尝,优中选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小麦、高粱中含有的淀粉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 B. “天锅”材料中只含金属元素 C. 图中“摘酒”操作是指通过蒸馏分离出乙醇溶液 D. 通过“量质摘酒”可得到不同酒精度的酒 2. 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B. 该物质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 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和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 其苯环上一溴取代物有2种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56g Fe与1.0mol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B.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大于 C. 1.0L0.1mol/L一元酸HA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数目为 D.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O―H键数目为 4. 甲、乙、丙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甲、丙形成的单核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乙和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B. 甲、丙形成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 C.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乙<丙 D. 乙、丙形成的单中心分子中各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5. 下列设计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少量 B.分离酒精和碘 C.吸收 D.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A. A . B. B C. C D. D 6. “三组电解质”储能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放电时,通过固体电解质向Cu电极移动,充电时,Cu电极上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Na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 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Cu极区域溶液质量减少8g D. 三组电解质有利于运动并防止副反应发生 7. MX是一种难溶弱酸盐,离子不水解,某温度下,水溶液中pM与pH关系如下图。若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外加酸碱时,MX溶液中存在 B. C. 加入HX可实现由甲到乙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 实验室用废铁屑制取无水氯化铁并测其纯度。实验方案如下: Ⅰ.制备 ①将废铁屑加入30%NaOH溶液中,煮沸30分钟,过滤,洗涤2~3次。 ②将洗涤后废铁屑加入20%盐酸,控制温度在40~50℃之间,至反应完毕,过滤。 ③向滤液中逐滴加入10%双氧水,同时加入25%盐酸,充分搅拌至溶液呈棕黄色。 ④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浓缩,缓慢冷却至大量晶体析出,抽滤,洗涤。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_____。 (2)控制温度在40~50℃的原因是_____。 (3)滴加10%双氧水时,滴加速率过快会产生气泡。该气体为_____。 Ⅱ.无水制备 已知熔点―15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