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8614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2710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18课,冷战,国际格局,变的,学案
  • cover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的史实,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 2、知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体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3、认识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分析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的根源。 【学习重难点】 重点:冷战的原因、措施、影响,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多极力量成长的表现。 难点: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预习新知】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是指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至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两极格局: (1)主要表现。 领域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 年4 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 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地缘 政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正式形成: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认识:①②③(填写正确序号)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②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③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的发展 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 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②不结盟运动: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上图是关于日本的漫画(注:UN是联合国英文United Nations的缩写)。漫画反映了日本的什么要求? 两极格局的瓦解 1.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苏关系 (1) 1979 年苏联入侵__ __,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1985 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 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 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__ __ 。 ④苏联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__ __”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__ __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影响 ①苏联解体,__ __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