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8862

第4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复习课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4438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人教,数学,高一,学年
    复习课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学习目标 1.查阅教材,建构单元知识体系; 2.能熟练运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计算; 3.能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求解相关问题; 4.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5.掌握零点存在定理和二分法,能求解与零点有关的问题; 6.能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 目标一: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 任务:先思考下列问题,再查阅教材,构建本单元知识框图. 1.什么是指数、对数?它们有哪些运算性质? 2.什么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它们的图象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性质? 3.什么是函数零点?如何判断? 4.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特点是怎样的?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相应的函数建模? 参考答案: 目标二:能熟练运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计算. 任务:先求解下列问题,再归纳运算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化简: (1) (2). 参考答案: 解:(1)原式= =2-1×103×=2-1×=; (2)原式 2.计算80.25×+(×)6+log32×log2(log327)的值. 参考答案: 解:∵log32×log2(log327)=log32×log23=×=1, ∴原式=+22×33+1=21+4×27+1=111. 【归纳总结】 指数的运算: 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达到约分的目的. 对数的运算: 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常用的技巧. 目标三:能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求解相关问题. 任务1:根据对数函数的概念,求解下列问题,掌握对数型复合函数的相关性质. 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值. 参考答案: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解得,所以定义域为(-3,1); (2), 令,且,所以有在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因为在上是增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且的最大值为. 【归纳总结】 1.求函数定义域: (1)观察函数类型,如分式函数分母不为0,偶次根式函数,根号下的式子大于等于0,对数函数,真数部分要大于0等等; 2.求函数单调性: (1)定义法; (2)性质法; (3)复合函数同増异减. 3.求函数的最值: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单调性; (3)代值,求解. 任务2:先求解下列问题,再与同学交流、归纳比较指数式、对数式大小及求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 1.设,,,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B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故,故选B. 2.已知函数 ①求; ②解不等式. 参考答案: 解:① ②原不等式可化为或. 解得或,即.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归纳总结】 1.比较函数大小的方法: (1)单调性法;(2)中间值法;(3)放缩法. 2.方程、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单调性进行转化,对含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同时还要注意变量本身的取值范围,以免出现增根. 目标四: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任务1:已知函数解析式,判断函数图象,加深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 1.已知f(x)是函数y=log2x的反函数,则y=f(1-x)的图象是(  ) 参考答案:C 函数的反函数为,故,于是,此函数在R上为减函数,其图象过点(0,2),所以选项C中的图象符合要求. 任务2:利用函数图象,求解不等式. 如图,函数的图象为折线,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 作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 得. 结合图象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归纳总结】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已知函数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