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2128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79657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壹 观察七年级历史单元主题,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主旋律是什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12课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历史解释) 2.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依据我国国情建立的,明确它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利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示意图》,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利用图片和音像材料,了解我国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01 壹·团结统一 制度筑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前提: 实行地区: 国家统一领导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内容 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地位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 自治 独立 ≠ 壹·团结统一 制度筑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原因: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台湾(府)省 西藏:宣政院 台湾:澎湖巡检司 文成公主入藏 张骞出使 西域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 帝改革 土尔扈特部东归 回族形成 ①历史传统: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壹·团结统一 制度筑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提出: ②现实情况: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 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 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 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 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 高山族集中于台湾, 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壹·团结统一 制度筑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确立过程: 2 3 1 1949年《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壹·团结统一 制度筑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施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① ② ③ 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④ 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目前我国设立了 三级民族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