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3268

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501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三一,语文
  • cover
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语 文 2024.4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类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中获益,但也感受到了新挑战。就文学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在写作方面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它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和对文本的语义分析技术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生成有一定逻辑的文字。 2023年10月,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评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票给这篇小说。换句话说,在隐藏作者身份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创作得到了认可。 作者的“消失”可以让读者回归阅读作品的愉悦。作家的生平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作家不再是批评家和读者关注的对象,语言变成了唯一的存在。接纳人工智能文学存在的一个思路,是或许我们可以不去谈论“作者是谁”,而去谈论“作者的功能”。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以成为作者呢?它满足了那个无数的“我”组成的条件,“我”是无数的意识,也是无数的数据的组合。 如果我们接纳了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作者,它创造出来的文学,可以统称为人工智能文学,那么它就可以和人类文学并存,并且具有推动人类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比如,关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仅仅是为了语言和文本而存在的吗?还是说写作是为了某些更巍峨、更神秘的价值而存在?人工智能的创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人类对它的需求,对它不停发出的指令吗?这些问题那是人类需要直面的。 (取材于蒋在的文章) 材料二 “人类作者”的优势至少有两个,其一是几乎无法复制的个体生命体验,其二是人的情感基于人的肉体而产生。这两个优势也就构成了所谓“真情实感”的内涵。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显然无法逾越“真情实感”的鸿沟。但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的,它本身虽然没有主体意识,但它是人类主体意识的延伸。 人工智能不同于简单的算法编程,它的写作策略是深度学习,对条件随机进行概率上的选择,或者利用对抗生成网络。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不确定性,在一定和度上模拟人类的智能。换言之,人工智能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创作自由”。人工智能执行人的命令,并不意味着人对生成结果可以任意操纵,人仅仅对机器下达“开始”的命令,结果已经超出人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人工智能写作正在不断地提高文章的创新性和完成度。 人工智能写作从纯粹的记忆到数据釆集,再到作者身份的协同、集体创意能力的放大,这是对群体智慧、群体创意的释放。以前个体性的文学生产方式难以实现群体智慧、创意,这类文本也很难达到群体创意构建的文本世界的复杂和丰富。人工智能写作时代,“作者”增加了新的语义,“创意”作者(也称为群体作者)出现,一种人与人、人与机交互协同的新写作生产方式兴起,必将引起创作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而是写作和文学生态的进一步变局。 人工智能写作可能最终也无法完全复刻人类的情感活动。任何技术都是有局限性的,人类不能指望一种技术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工智能文学的发展方向也不一定是复现人类的文学,人工智能文学很可能走上一条面向“未来文学”的道路,成为形似“人类文学”而实质上有重大创新的艺术门类。 (取材于张永禄、刘卫东、王永、潘忆、刘忠波的文幸) 材料三 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样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持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