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历史观点论述题专项50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历史论述题是一种考查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题型,要求考查学生掌握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形成观点并进行完整论述的能力。考查难度极大。 材料论述题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是考查基础知识,分值赋分为4分。 第二个问,通常表述为“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即根据材料论述历史观点。分值赋分为5分。 【第二问考查赋分标准,观点呈现(提炼观点)(2分)一论述(史实论述)(2分)一结论(观点升华)(1分)(如果6分,提出观点2分,论述3分,结论1分)。】 1、观点句式基本模板:“什么是什么”。 2、观点来源途径,可从材料中提取,也可以课本上获取(现成的是专家提炼出来的)。 找出材料开头给予的核心关键词,加连接词,如(促进、有利于、加快、推动、适应……)组成观点,即一句肯定式的陈述句。 3、普遍性的历史理解与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观点。 ①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③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④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或者说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⑥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上这7个观点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历史素养。 提炼观点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千万不能用否定句式。观点必须是完整的结论性的肯定陈述句。 2.提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 3.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也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必须符合题意,不能照抄原材料。 4.观点明确≠观点正确。 5.观点要求:指向简洁,最好15个以内,围绕材料不带标点符号。 6.论题不当。 ①简单的罗列一些名词概念。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等。 ②过分文学化的表达,缺乏历史味。比如,中国越来越富裕,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外历史上的那些事儿;两个远航的男人等。 ③大而空的伪命题(正确的废话)。比如,文化对政治有一定的反作用;和平与冲突都推动了历史发展等。 1、①选择史实,找论点(观点); ②史论结合,以史实为基础,以观点为核心,论从史出,论述全面; ③必须有两个史实论证(那种简单的让你谈对某历史事件“理解”之类有时可以一个),一般材料中可以找到一个史实,另一个史实去课本中找。 2、具体论述方法及格式: 论述①材料中所涉及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把其中最能证明观点成立的内容加以概述。(材料中找得到的史实+结论) 论述②所学知识中能印证观点的内容(史实十作用/意义/影响)等进行归纳,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材料论述题必须要有结论(或叫结语),即升华观点。结论要体现对论题的概述和升华,注重与社会时政话题结合。 2.结论具体答题格式:综上所述(或由此可见),说明(有时可省略)十重申观点,所以要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 【比如,由此可见,说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所以要不断解放思想,使先进的思想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写结论的注意事项:写结论时,不能简单地把观点重抄一遍,应对论述内容进行小结,将情感态度的升华。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 时间 大事 1949年10月 开国大典 1950年6月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据张海鹏主编《中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