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4983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浮力 10.1浮力(第1课时)课件(21页ppt)

日期:2024-06-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0547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浮力,10.1,21页,课件,1课时,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时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 10.1 浮力 课时划分说明: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称重法测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计划两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浮力的概念、称重法测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课时为第1课时。 课时计划 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的定义、方向;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大小。 重点 浮力的定义、方向,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 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G 落入水中的番茄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 课堂引入: 3 竹筏 帆 船 辽宁舰 人浮在死海中看书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一、浮力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气体。 一、浮力 浸没水里的铝块受到浮力吗?掉入水里的柠檬会受到浮力么? 一、浮力 2.2N 1.9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表明: 沉入水中的金属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实验探究:金属块受到浮力吗?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符 号: F浮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方向: G F浮 竖直向上 部分浸入 完全浸没 一、浮力 1、下列情境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遨游的“嫦娥五号” B.下潜的“核潜艇” D. 航行的航母“山东舰” C.上升的飞艇 A 随堂练习 F拉=1.9N G=2.2N G F拉 F浮 G=F拉+F浮 F浮=G-F拉 称重法 =2.2N-1.9N =0.3N 实验探究:测量浮力 二、称重法测浮力 步骤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二、称重法测浮力 步骤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浸没入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F拉。 步骤3:F浮 = G - F拉 2、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 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体积 相等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 (1)由图乙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图丙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4 3 随堂练习 h L 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 深处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F左 F右 P前=P后=P左=P右=ρgh F前=F后=F左=F右=PS 由于 p下>p上 , F上 F下 h L P上 P下 F浮= F下 F上 压力差法求浮力: - 浮力的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 根据F=PS ,可得 F下>F上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请你思考: 为什么乒乓球在一开始倒满水后浮不起来,而后来又浮起来了呢?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实验现象: 只有乒乓球的上面受到水施加的向下的压力 F下>F上 浮力的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桥墩和地面密合,在桥墩底部没有水,水对桥墩的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所以桥墩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3、如图所示,A和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和D是容器本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在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四个物体静止后位置如图所示,则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物体A B.物体B C.C部分 D.D部分 C 随堂练习 解析:ABD上下表面有压力差,所以ABD均有浮力,而C只有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没有液体压强和压力,由于浮力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C不受浮力。 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C.浮力的方向,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反 D.在液体中上升的物体受浮力,下降的物体不受浮力 D 随堂练习 解析:A.桥墩下表面没有液体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